探尋大航海首位霸主──
葡萄牙歐洲西海岸最美的遇見
【前言】
葡萄牙,歐洲最西邊的門戶之國,濱臨大西洋的地理優勢,16世紀大航海時代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。昔日透過殖民政策,葡萄牙將聲威傳達海外,也將其融合浪漫與霸氣的特有文化展現在世人眼前,雖至今日時移事遷,但葡萄牙迷人依舊,在旅遊市場上獨領風騷,從全球知名的《寂寞星球》將葡萄牙評選為「2018全球最佳旅行國度」可見一斑。如果你從未認識過葡萄牙,不如就從這裡開始,一同踏上這座歷史悠久,蘊藏無數瑰寶的葡國之旅。
探尋大航海首位霸主──
葡萄牙歐洲西海岸最美的遇見
【前言】
葡萄牙,歐洲最西邊的門戶之國,濱臨大西洋的地理優勢,16世紀大航海時代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。昔日透過殖民政策,葡萄牙將聲威傳達海外,也將其融合浪漫與霸氣的特有文化展現在世人眼前,雖至今日時移事遷,但葡萄牙迷人依舊,在旅遊市場上獨領風騷,從全球知名的《寂寞星球》將葡萄牙評選為「2018全球最佳旅行國度」可見一斑。如果你從未認識過葡萄牙,不如就從這裡開始,一同踏上這座歷史悠久,蘊藏無數瑰寶的葡國之旅。
【11-12月 歐洲冬季重頭戲,直擊聖誕市集】
如果計劃 11 - 12 月去歐洲旅行,就算你不喜歡聖誕節也不能躲避鋪天蓋地的聖誕氣氛,大小城市聖誕市集陸續展開像你襲來,街頭掛滿閃亮的燈飾、聖誕樹一棵棵豎立,初雪也飄下妝點大地,嘿~聖誕節來囉。
【聖誕市集的發源地,竟然是以為不浪漫的德國】
1. 為什麼一般市場上熱門的中歐地區
都是波蘭/斯洛伐克&波羅的海三小國一起呢?
咦?怎麼會這樣規畫呢~ 因為阿~當您把歐洲地圖攤開時,您會發現-東歐&中歐區域,市場上幾乎安排的景點地區,都是以維也納為中心,放射點的規劃來安排。其實主要也是為了配合維也納進出的班機關係。因此,反而漏掉了波蘭這個地區。
還記得剛從英國回國時,都會自嘲自己是”留英”的
侃侃而談英國大小事,最開心莫過於遇到也同樣去過英法旅遊的朋友,大家一起想著若是可以再回去玩一趟多好,但往往因為一些景點的重複就被不同的旅伴給抗議淘汰了,所以如果有行程可以第一眼就覺得真是太棒了的話,因為我就可以有再次重遊英法的機會!重新體驗不一樣的玩法,這邊就讓我來介紹如果可以再一次,不多的天數中,怎樣玩才過癮
(您看看挑高的天花板多樣的裝飾,白色的部分都是陶瓷,原諒手機不好,細節很繁複)
(道地的咖啡就是會而外多一杯水,讓您好好品嚐咖啡原味)
蔚為風潮的美劇《冰與火之歌:權力遊戲》
其實仍未完結...
該劇曾在克羅埃西亞(Croatia)取景,像是「君臨城」即在杜布尼克(Dubrovnik)拍攝。追完劇之後,你是不是也對劇中的美景十分嚮往?一起造訪東南歐這座迷人的城市吧!另外,你也可以一同體驗鄰國斯洛維尼亞(Slovenia)浪漫的風情!
客西馬尼園(The Garden of Gethsemane)
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山腳,一眼望去遍地草坪,景致優美,幾株逾千年樹齡的橄欖樹挺立其間,讓這座被綠意環繞的地方,更多了幾分清幽。而根據《聖經》的記載,耶穌生前在向人們傳遞上帝福音之外的大多數時間,都會回到這裡與其追隨者一同禱告、休息。
客西馬尼在希伯來文的意思是「壓橄欖」的地方,耶穌到這地方禱告有強烈的象徵意義,因為耶穌在上十字架的前夜,和他的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前往此處禱告,當主耶穌懇切祈禱之時,極其憂傷,「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」(路22:44),猶如橄欖被壓一般。最後耶穌就是在客西馬尼園被他的門徒猶大以親吻暗號出賣。
雞鳴教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,位於耶路撒冷城外錫安山的東坡,可以俯瞰汲淪溪谷。這裡被認為是大祭司該亞法(Caiaphas)逮捕審訊耶穌之處,並且因彼得在這裏公雞啼叫前三次不認主而命名為雞鳴教堂(Church of Saint Peter in Gallicantu),Gallicantu是拉丁文Gallus(公雞)加上Cantu(啼叫)而來的。
最早的雞鳴教堂是一棟建於西元457的拜占廷式教堂,但在西元1010時被穆斯林入侵者所毀,後在西元1102時被十字軍重建,並使用今天名稱。耶路撒冷陷落以後,這個教堂在西元1320時再次淪為廢墟,於西元1931年時再度被重建直到現在的樣貌。
彼得在公雞啼叫前三次不認主的典故出自新約聖經【馬太26:34;馬可14:66-72;路加22:54-62;約翰18:15-18】,當主耶穌與門徒共度最後晚餐後,在前往橄欖山的路上,
雅法 Jaffa
擁有上千年歷史的雅法古城(Jaffa,或作Yafo) ,希伯來文即「美麗可愛之城」的意思,座落在以色列台拉維夫市的南側,濱臨地中海東岸。聖經中稱其為Joppa,故又稱「約帕」,也是舊約聖經中先知約拿被「大魚」吞入又吐出的故事發生地。整座城區是以石磚鋪砌而成,充滿著濃濃藝術氣息,在滿佈歷史痕跡的巷弄之間,進駐了不少特色小舖和咖啡廳。古城內住的大多是阿拉伯人,人們都非常地友善,漫步在這米白的建築群間,搭配著湛藍的海景,很是有異國情調。
台拉維夫(Tel Aviv)
台拉維夫意為「春天的沙丘」,位於以國西北濱臨地中海的海濱城市,人口約100萬,是以色列第二大城。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,台拉維夫是由一群遷出約帕城外居住的猶太人所建立。雖然建城只有短短九十餘年的歷史,但是1948年以色列立國宣言,就是在台拉維夫宣佈的。今天,台拉維夫被認為是以色列經濟的中心,具有摩登與世界主義的特徵,堪稱以色列最現代化的城市。城市雖新,但市內的港口約帕,卻是已有四千年的歷史。
包浩斯建築 BAUHAUS
台拉維夫市有一群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「白城」,在2003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明遺產。這些建築主要建於1930年代到1950年代,由一群師從德國包浩斯學院的猶太留學生所設計。台拉維夫是是歐洲現代主義藝術運動到達的最遠地點,也是世界上這類建築最集中的城市。
該撒利亞(Caesarea)
該撒利亞是希律王時期的一個港口城市,位於迦密山以南30 餘公里、約帕港北面45公里處,就在以色列地中海岸線的特拉維夫和法海的中間。
凱撒利亞前身是一個叫史特萊頓堡的腓尼基小鎮。西元前二十二年,愛好建築設計工程的大希律,從羅馬皇帝奧古斯都該撒 (Augustus Caesar,原名屋大維Octavius)獲得這個港口,就大興土木擴建史特萊頓堡,在離海岸不遠處,建築了皇宮、劇院、賽馬場、半圓露天劇場和遠程輸水橋等大規模工程。並且為了尊榮皇帝奧古斯都該撒,就將這個城市改名為該撒利亞。
海法(Haifa)
巴勒斯坦北部港口城市,西瀕地中海,背倚迦密山。海法有著複雜的歷史背景,包括拜占庭帝國、阿拉伯人、英國人和德國人都曾先後群居此地。1948年以色列獨立之後,海法便成為猶太人城市,在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上,更加興盛繁榮,躍為以色列第三大都市,僅次於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。今日的海法包容著不同的文化,居民主要信仰三大宗教,分屬不同教派,住在這裡的人有猶太人、德魯茲人、基督教徒、穆斯林、巴海教徒和艾哈邁德教徒。聽起來就很亂,然而他們卻在一個城市和睦相處,十分融洽,一幅很有趣的人文風情圖畫。
巴海花園 Baha'i Garden
在海法城的山坡上,有一座巴海教派所興建的巴海聖殿,白色典雅的造型、美麗的金頂殿宇,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參觀,感受其莊嚴秀麗之美。聖殿坐落在高達18層的梯田花園中,華美的花園如同畫中一樣,沿山坡一直鋪到山腳下,全部種植著奇花異草,長約一公里,繁花錦叢、整齊優雅,其壯觀的景致往往讓來訪的遊客嘆為觀止,立於頂端還可眺望絕美的海灣風情。這裡就是巴海教的國際總部,所以進來時,在大門口還要接受嚴密的檢查。
阿卡古城(Old City of Acre)
阿卡已有五千多年的建城歷史,最初由迦南人的一個部落所建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。城市位於以色列西北部地中海沿岸,距離黎巴嫩邊境僅十公里左右,是歐亞往來的交通樞紐,東西方與伊斯蘭教、基督教文明在此交會,阿卡因此成了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。
十字軍東征是歷史上著名的宗教戰爭,11世紀之後的兩百多年,十字軍數次組團東征,與回教軍為了爭奪聖地而爭戰不斷,也有很多西方的虔誠基督徒因無法親自參與聖戰而大量捐款,幫助十字軍建築城堡與教堂,因此今日聖地仍留有多處十字軍時期的建築遺跡。
拿薩勒(Nazareth)
拿撒勒城位於加利利南邊,海拔約380公尺的山地之上,是主耶穌的父母約瑟與馬利亞所居住的地方,就在這裡,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啟示;她將聖靈感孕,生下上帝的兒子,來救贖世人的罪。
Botticelli
馬太福音1:18-25:
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: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,還沒有迎娶,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。
迦拿(Cana)
耶穌傳道後行的第一個神蹟,是在迦拿婚宴中「使水變酒」,這段著名的歷史被記載在《聖經》約翰福音中。純樸的迦拿村位於拿撒勒(Nazareth)北方,由於靠近加利利湖,因此土地沃肥,終年充滿綠意。
根據約翰福音2:1-11記載,主耶穌正式出來傳道時,就在這裡所舉行的一個婚宴當中,祂在門徒面前行了第一個神蹟…把水變成酒。當時,耶穌、母親以及門徒,都受到邀請來到這裡和這對新人一起快樂。沒想到客人太熱情了,竟然把所預備的酒都喝光了還不夠,如果沒有新的酒繼續供應的話,那麼,歡樂的氣氛必定嘎然而止,讓熱情的客人掃興而歸。
因此,母親馬利亞對耶穌說:「他們沒有酒了。」耶穌就對僕人說,把擺在門口做清潔用的水缸倒滿了水。僕人照做了。耶穌又吩咐,現在可以舀出來,送給管筵席的。僕人就送去了。管筵席的嚐了那已經變成酒的水,不知道是從哪裏來,因此叫新郎來,對他說,別人都是先上好酒,等客人喝夠了才上普通的酒,你倒是把最好的酒留到現在。
阿卡巴(Aqaba)
阿卡巴位於約旦最南端、紅海的最北端,海岸線長約25公里,是約旦唯一的海濱城市。這個群山環抱、海水蔚藍的美麗城市,因保護完好的珊瑚礁、獨特的海洋生物、潛水和海灘度假聞名於世。
阿卡巴最大的財富就是紅海本身。紅海的誕生源自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大陸的分離。現在還可看出,兩岸的形狀很相似,這是大陸被撕開留下的痕跡。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這片海域由三個國家共同管理--約旦、以色列和埃及,更遠的海域還有沙烏地阿拉伯所屬的範圍。紅海裡的生態是世界上最引人入勝的景觀之一。這裡的珊瑚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,最常見的群種是枝狀珊瑚和薔薇珊瑚,以及罕見的Archelia(一種黑色的像樹一樣的物種,一般生長在深海之中)
約旦河洗禮壇(Yardenit)
約旦河即「來自但的河」之意,全長有 360公里,流域面積1.8萬平方公里,屬於世界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,也是《聖經》描述的土地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標誌。根據聖經的記載,耶穌就是首先在這裡受了聖約翰的洗禮,然後才走上佈道傳教的荊棘之途。因此受洗儀式成了基督徒最開始的課題。除了是耶穌受浸之地,也是數個神迹顯現的地方,包括耶穌曾在河中治愈痲瘋病人。
千年以來,約旦河已深深地滲透入歷史和文化之中,更是在教徒心目中是神聖之河,故此是朝聖之旅的重要一站。今日在Yardenit洗禮檀的約旦河水量充足,河岸長滿的植物,讓河水看起來更加清澈,細心規劃的洗禮檀,石梯與動線十分清楚,讓不少教徒專程從全世界至此洗禮檀朝聖受浸,世界各地教會更組約旦河洗禮團集體到此由牧師施洗,場面壯觀感人。
加利利海(Sea of Galilee)
加利利海其實不是一個海,只是傳統上稱為海,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。這裡是耶穌行使許多神蹟的所在:在湖岸邊呼召門徒、傳講教訓、醫病趕鬼、施行神嘖、在海面上行走和平靜風暴的故事。
加利利海形狀像一個豎琴,周長53公里,長約21公里,寬約13公里,總面積166平方公里,最大深度48公尺,海岸線共長50公里。該湖有地下泉水補給,但它的主要水源是發源於戈蘭高地的約旦河,該河從北向南流入該湖,再從南端流出,直奔最終目的地--死海。
五餅二魚堂 (Churches of the Multiplication of the Loaves and fishes)
五餅二魚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,位於以色列加利利湖的西北岸的塔布加(Tabgha),靠近迦百農,紀念耶穌在加利利傳道時用5個餅和2條魚餵飽了5000人的故事。所謂「五餅二魚」,就是以少量的食物,經由耶穌的祝福,分發給成百上千的人吃飽,而且還有剩餘,被稱為「倍增Multiplication分享」。
在拜占庭帝國的年代,大約西元380年,由西班牙的朝聖者在原址上建了一座修道院。約於西元480年,該堂擴建,並在原址修道院上,修建了以馬賽克拼構的五餅二魚圖像做為紀念,其間歷經了多重戰爭,但石地上所貼的五餅二魚圖案,始終沒有被破壞,讓耶穌的神聖史蹟更添色彩,而祭台下面是一塊發掘出來的石灰石,被認為是放置五餅二魚的石頭。1934年,一座新的禮拜堂在拜占庭的遺址上建築起來,那就是現在的五餅二魚堂。而聖堂內用馬賽克舖成的魚餅圖案,也成了各種旅遊工藝品上的紀念圖案。
迦百農遺城(Caperunum)
迦百農位在加利利海北方,是耶穌最初公開傳教的地方,耶穌稱此處為「自己的城」,並曾多次顯現神蹟。臨海的迦百農在古時是一個繁榮的都市,工商交易熱絡,耶穌以此為據點傳道,並行以很多如醫病、驅魔等等的神蹟。
迦百農這名字,在公元前一世紀之前的文獻中從沒出現過,但按考古學家的發現,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紀已有人在這地聚居,在會堂西邊的走廊下,他們發現早期的牆壁、行人道、陶器等。
迦百農考古遺址:
現存的迦百農考古遺址,面積約6公頃,沿著加利利湖岸由東至西伸展約300公尺,由南至北約200公尺。
八福山教堂(Mount of Beatitudes)
八福山教堂是耶穌傳道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,所謂八福是「八福真諦」的簡稱,意思是有八種人是有福的:虛心的、哀慟的、溫柔的、渴求慕義的、憐恤的、清心寡欲的、使人和睦的,以及為正義而受逼迫的。
1938年,後人在耶穌論八福之處建了八福山教堂,教堂外觀呈現八角造形,造型典雅,建築主體以黑色玄武岩為主、四周環繞著用羅馬石灰華製造的白色石柱,充滿高雅簡潔的拜占庭風格。而聖訓就鏤刻在教堂內的八扇鐘型彩繪玻璃窗上,讓遊客來此造訪時,可以藉由觀賞這些文字體會耶穌當時佈道的精神,感受當年聖人的洗禮。而八福教堂座落在綠草如茵的八福山上,居高臨下遠眺加利利湖更有說不出的感動。
傑拉什Jerash,古名Gerasa,距離安曼北方約50公里以北、海拔約1,200公尺,早在6,500年前便有人居住,埋藏在沙礫中長達數個世紀,近百年前才被發掘,是在整個中東地區所出土的文物中,是現今羅馬建築中最大、保存也最好的一個。鋪石及廊柱排列的街道,聳立於山頂的神殿,富麗堂皇的劇場,以及寬敞的公共廣場,市場,浴池,噴泉……不難想像當年盛大的羅馬建築規劃都市生活。由於傑拉什遺址很少有遮蔽的地方,所以到此一遊別忘了帶上帽子或頭巾,除了防曬外,也注意水份的補充。以下是傑拉什的重要景點:
(一)哈德良凱旋門(Hadrian's Arch)
凱旋門約建於西元129年,當年羅馬皇帝哈德良到此視查,當地的居民為了迎接他來到,於是特別興建這個凱旋門名並以他為名,高13公尺、寬7公尺、深6.5公尺,而這座城門現在也是觀光客進入傑拉什的南邊主要入口。